夜
小
中
大
周至說道:「我猜測,空海禪師的着述當中,只有執筆法,而沒有運筆法。讀字閣 www.duzige.com」
坂本五郎和安宅英一對視一眼,面露驚訝之色:「還有運筆法?」
「哈?」周至都樂了:「那是當然,只有運筆法,才是二王書風的真正精髓啊!」
「其實中國的書道,光筆就分了許多種,比如晉代常用的,便有雀頭、雞距、柳葉諸多的區分。」
「然後就是類似空海法師留下着述當中的執筆之法。」
「有了這兩樣之後,接下來就是書寫角度和運筆之法了。」
「這裏面涉及到一系列的專業術語,因此張旭才會說需要向二王后人求得傳授,『不然,何以知古人之詞云爾』。」
「隨着時代的變化,除了執筆法大體未變以外,筆本身的變化,書寫角度的變化,帶來了運筆法的大變。」
「但是運筆之法,說到底就是一種運動,它就逃不開運動的特性,因此並不意味着我們無法將古代經典運筆之法恢復出來。」
「因此對於古代筆法尤其是晉唐筆法,我們既要重視師法,但是也不能過於機械地去理解,不能按圖索驥,而是要在實踐中去掌握理解。」
「但是總體來說,晉唐筆法起初確實是以二王為中心的一套技法準則,是古代經典書法技法的結晶,這是一套基本的用筆規則,符合這套運筆規則,就意味着掌握了古法核心。」
「其用筆核心要點是有起、行、收等動作,中間包含提、按、頓、挫、圓轉、方折等運筆技巧,最關鍵的,是保證絞轉狀態的中鋒行筆,就算是側鋒切入也要即時改變筆鋒的入紙狀態,轉行中鋒讓筆畫變得飽滿圓渾、力透紙背,即所謂入木三分。」
周至從林婉秋筆記本上撕下一片紙片,夾在了簽字筆的筆帽上,然後示範書寫時的方法,小紙片在這時就變成了一個指示器,大家發現周至在模擬臨摹《大日經的時候,紙片竟然隨着筆畫的舒展,在朝着各個方向轉動。
周至一邊寫一邊講解:「這套動作的有機配合,需要長久練習,才能到達理想效果。不過,動作幅度的大小、力量的變化,都會影響風格的生成。」
「寫小字,則運筆動作的變化不會那麼劇烈,而寫大字,則要尋找行筆過程中的強烈變化。不管寫什麼字體、什麼字形,都需有上述這套規矩法則。只不過動作的輕重緩急在一呼一吸之間就會因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
「唐人的筆法,其實與晉人之間也多有差異,晉人的運筆多隸意,強調方折古韻,而唐人的筆法多裝飾味道,強調完整的技法運動。」
「唐代書法前後也有巨大差異,比如虞世南、孫過庭、懷素、張旭的行草書,差別也很大。但他們都以中鋒行筆,氣血流暢,方折圓轉,出入鋒毫,無一筆不到位,這就是唐書晉意的最大特徵!」
「而這樣的方式,在空海禪師的筆意當中卻沒有明顯地表達出來,尤其在轉折之處,大家注意看……」周至將筆桿在玻璃櫥窗上轉動了一個角度,筆畫也隨之發生轉變:「這是保持中鋒運筆的轉筆之法,筆管在筆畫轉折的過程中也要有一個先行的轉動。」
「再看,」周至再寫了一筆:「看,這一筆只有筆畫的轉折而沒有了筆本身的轉折,待到轉折完成之後,再運腕重走中鋒,就有些如同我們現在寫鋼筆字了。」
「再看,」周至再寫了一筆:「這一筆乾脆就是轉折之後連中鋒都不追回,直接以側峰來完成了。」
「第一種方法很繁複,也很考驗功力,但是書寫出來的字,更加符合晉人講求風骨氣韻、唐人講求氣度豪邁的審美情趣和格調內涵,這才是晉唐筆法。」
「當然了,書法體系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並非說二王筆意就是追求筆筆中鋒,恰恰相反,二王還是運用側鋒的高手,側鋒用得好,會給書法增加秀麗的氣質,這就是書法中所謂的『側鋒取妍』。」
「我只是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講述何謂書法的『法度』和『傳承』。」周至將筆管上的紙片取下來,將筆交還給林婉秋:「但是僅從這些,我們至少已經能夠看出來,空海禪師的書法,更多的轉折處用的是第三種方法和第二種方法,因此儘管在結字上儘量效彷晉代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