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
白龍魚服,吃完魚膾的李曜踏上回自家隴西郡王府的路,一邊走一邊思索方才楊潞的話。.. 免費電子書下載
楊潞自己在淮南是淨身出戶,這一點李曜並不全信,當然也並非不信。按照通常情況來,在大唐似楊潞這般年紀的女子,的確是該嫁人了,不過歷史上楊行密與錢鏐雖然的確曾經聯姻,也的確為雙方帶來了數十年的和平,但實在並未來得這麼早,而且他們那時節算是雙方都「打累了」,才不得不聯姻的,因此方才楊潞出這話才讓李曜有些懷疑。
大唐雖然開放,女xing社會地位也較以往各朝大有提高,但此時的大家閨秀,畢竟還是在儒家禮教文化的浸染之下長大的,要想脫離家族的桎梏,可仍是比男子大得多了。
而從政治軍事的現實來,楊行密也好,錢鏐也罷,基本上都還處於自己勢力的上升期,按不應該這麼快就達成雙方之間的妥協才對。
可是如果相信楊潞的話,是不是就不通呢?也不盡然。假設楊潞方才所言屬實,那麼在楊行密和錢鏐之間,必然發生了什麼事,以至於雙方覺得不能再打下。或者,這大唐天下出了什麼事,足以影響到南方兩位最強大的諸侯,使他們出於自己的考慮而罷言和。
歷史上這二人的聯姻原比今ri要晚,那這提前聯姻就只能有一個解釋:李曜出現導致了某種蝴蝶效應,天下大局必然出現了變動。
天下出現了什麼大的變動?
李曜只是略微思索,便基本可以確定,主要原因必然是自己進入長安,稱王關中。
這顯得有些奇怪,李克用——或者直李曜——與楊行密的數年來一直不差,尤其是在對抗和限制朱溫方面,雙方雖然南北相距萬里,但卻有着幾乎一致的共同利益。
屁股決定腦袋,利益決定取向。這個道理李曜一貫深信不疑,但如何解釋楊行密的舉動呢?
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是李曜這數年來總能料敵致勝的一**寶,在思索這個問題方面,也同樣重要和好用。
大唐朝廷雖然依靠江南貢賦,但在大唐時期,北方在政治軍事上的重要xing仍是全面超越南方的,而如今北方的爭霸,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時期。不少小的「諸侯」,都已經被大諸侯兼併或者臣服。隨着兩件事情的發生,這種情況已經十分分明:其一,朱溫威服河北,整個河北、中原,除了李克用之外,再無一人不在朱溫的利刃下俯首帖耳;其二,李曜擊敗李茂貞,稱王關中,出任首相。
如此一分析,事情就簡單多了。首先,北方的爭奪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梁晉雙方已經成為大唐北方最強的兩大勢力集團,大唐北方的歸屬,必然在梁晉雙方之中誕生。其次,汴軍在河北表現十分搶眼,李克用沙陀大軍的殺傷力在朱溫的強大恢復能力面前,逐漸顯得力不從心。再次,河東集團內部因為李曜的閃電崛起,出現了「雙王」的苗頭,對於河東集團本身的穩定xing來,可能是一個災難,河東集團很有可能因此分裂,甚至走向對抗,而這必然是對河東集團整體的巨大打擊,同時是朱溫一統北方的有利契機。
李曜覺得,這應該就是楊行密對當前北方形勢的主要看法,雖然李曜自己知道,自己終李克用一生,絕不會與其兵戎相見,但這份心思外人卻未必相信,出現上面這種判斷是尋常事:為了霸權,人們無所不用其極。
李曜自己也知道,他自己對李克用的確抱着相當的感激之情,可以,縱然自己是穿越者,有幾項人們沒有的優勢,但如果沒有李克用的器重和信任,他今天決然走不到這一步。
但,這並不是他決心終身不與李克用為敵的全部原因。
至少還有一點,是他着重考慮過的:名聲。
任何一個成功平定天下的人,無論是開國皇帝,還是名師大將,都必然有着巨大的名聲。而這名聲是好是壞,有時候相當重要。譬如秦始皇,當他還在世時,六國餘孽雖然滿腔怨恨,可誰敢站出來與之為敵?沒有人。而這種天下皆恨,卻無人敢反,靠的就是霸名,秦始皇三個字代表的,是無上霸業!任爾諸侯再多,也只有被掃到一邊的下場。
然而李曜所走的,卻從來不是秦始皇的這種霸業之路。
他以經濟之道嶄露頭角,以用兵如神閃耀河東,以君子儒風名動天下,以十萬大軍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