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西聖殿中,一片寂靜。
劉思道眼帘本微垂,在衣知世落座時,他抬其頭,掃視全場。
眾人只覺殿中生明月,圓月清冷,照耀萬邦。
方運與眾多大儒欣然微笑,原來劉思道已經晉升為文宗,可喜可賀。
「老朽忝為西聖閣閣老,無功無過,德行泛泛,但葬聖谷開啟,厚顏主持本次議事。葬聖谷乃是萬界險地,各族無數天才葬送其中,無論是孔家子弟還是祖神後裔,都曾為谷中枯骨。在商討葬聖谷之事前,老朽有一己之私,那便是希望方虛聖與珠璣先生離開西聖殿。此山雖有路,可在山外尋。」
許多大儒輕輕點頭,無論是從人族的高度還是從個人的角度來看,幾乎所有人都不想讓方運與衣知世進入葬聖谷。
一旦兩位死於葬聖谷,那人族幾乎等於兩位半聖聖隕,而且是那種有希望問鼎亞聖的半聖。
如果人族除了半聖還有什麼不能損失,只可能是這兩個人。
衣知世以經學聞名,凡儒家之學無一不通,甚至觸類旁通,百家之術也頗有見地,辯經時往往旁徵博引,大學士時講經曾引天花亂墜,成文宗後講經時,文字落地,化為珠玉,震驚天下,皆贊為字字珠璣,世稱珠璣先生。
衣知世成大儒後,並未立刻外出歷練,而是不斷修習,在修齊治平四境圓融之後,踏入人族發現不久的「雲嶺古地」,以一己之力戰勝眾多妖族,征服這處小型古地,為人族立下大功,並為衣家奪得一處封地。
方運與衣知世比,文位稍遜,根基不如,除此之外,幾乎在所有方面勝過衣知世。
尤其劉思道的那句「此山雖有路,可在山外尋」,引發所有大儒的共鳴。
其餘大儒封聖的可能微乎其微,為了爭奪那一線天機,不得不進入葬聖谷,但這兩個人並不需要葬聖谷就能封聖,沒有必要進入險地。
人族歷史上陣亡於葬聖谷的天才太多,衛青與霍去病舅甥兩人雙雙陣亡與葬聖谷,成為人族一大憾事。
在場每一位大儒都不願意更大的憾事發生。
方運與衣知世沉默不語。
劉思道長嘆一聲,道:「罷了……」
說完,劉思道手中飲江貝一翻,清光外放,飛出一本本相同的書籍,落在三十四人身前。
「先翻閱此書。」
西聖殿中不見風,書頁憑空翻頁,不過數息間,每個人都看完一寸厚的書籍。
所有書籍自燃,消散成灰。
每位大儒的神色都不同於平常。
方運眼中浮現一縷異色,身為精通龍族與古妖兩族歷史之人,方運對葬聖谷的了解極多,有一些東西甚至涉及遠古秘辛,連當代負岳都沒獲得完整的傳承,普天之下萬界之中可能只有方運一人知道。
可在這書中,竟然多了一些方運自己也不知道的事情,除了人族的血墓陵園,還有其他一些事項。
書中內容若是外泄,足以震動萬界。
書中記載的一些秘密,都與從葬聖谷回返的大儒有關,他們帶回了彌足珍貴的秘密,但聖院卻好像遺忘了他們,除了在史書上留下名號,在許多地方都被刻意忽略。
方運回憶書中記載的大儒,心道怪不得人族有一些家族名聲不顯,但總是人才輩出,應該是他們的先祖立下不為人知的大功,於是蔭庇多代子孫,得聖院暗中相助。
在場的大儒中,就有三位的先祖曾經進入葬聖谷而回返。
方運默默記住書中記載的所有內容,眼中浮現一抹喜色,因為其中的一些秘密加上龍族與古妖的記載,讓方運推測出不可思議之地、不可思議之事。
「諸位可有疑問?」
眾多大儒沉默不語。
劉思道點點頭,道:「既然諸位並無疑問,那老朽謹代西聖閣下達聖院令,葬聖谷中,請務必放棄內鬥,時時刻刻行死亡階梯。吾等敵人,乃是妖蠻,並非同族。」
所有大儒目光輕動,一個「請」字便顯現這所謂聖院令的底氣不足,因為葬聖谷中瞬息萬變,聖境極多,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從第一次進入開始,眾聖、各世家和各國都定下規矩,葬聖谷中不分敵我,生者勝,生者正。
人族只需要活着離開的大儒,無論是誰。
即便是西聖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