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高山流水的悅耳琴音,令厲元朗思緒萬千。
是琴音而不是古箏聲,便問身邊的霍興安,「聲音是從哪裏來的?」
「好像灣商子弟學校方向」霍興安說着,眼神瞟向翟冰。
翟冰心領神會,不住頷首贊同,「是灣商學校。」
據他介紹,在若州生活的灣商子女多達兩千人。
他們可以選擇公辦或者民辦學校就讀,還有近兩百人在若州對岸的灣島上學。
為方便灣商子女讀書,若州幾所學校專門開辦了灣生班。
即便這樣,仍舊出現較大缺口。
三年前,由若州市教育局和灣商協會合作,創辦了若州灣商子弟學校,校址設在光明島上。
學校採取董事會運營模式,教學課程與灣島基本同步。但增加兩岸同文同種以及華夏歷史文明方面的內容,灌輸和增強血濃於水的民族情感。
厲元朗一聽來了興致,索性茶也不喝了,要去這所特殊學校看一看。
本來這次到光明島視察,只是了解大概情況,行程里並未安排這一項。
李勝和翟冰聞聽,沒有慌亂。
只是派人前往學校提前聯繫通知。
這邊,厲元朗一行人離開李家別墅,尋着優美婉轉的鋼琴曲,一路步行走到相距一百米左右的灣商子弟學校。
學校的黃校長率領相關部門領導,出來迎接。
黃校長是從對岸知名學校聘請而來,操着一口濃重泯中口音的普通話,臉上堆着笑容,老遠打起招呼,「歡迎厲書記以及各位領導蒞臨我校指導工作。」
「黃校長,希望我們到來,不要打擾同學們正常上課學習。」
握手時,厲元朗一再叮囑。
「一定,一定。」黃校長忙不迭的點頭稱是。
走進學校大門,黃校長指着面前三層高的灰色建築介紹,這裏就是教學樓。
學校使用經有關部門審核批准的灣版教材,目前共有學生四百餘名。主要招收灣籍學生,由兩岸教師共同執教。
實行小班教學,學生學歷兩岸承認。
學校借鑑灣島新課程的教學方式,小學教學以活潑創意為訴求,實施小班教學。
中學教學以加強多元社會、社區意識教育、讓孩子成為具備國際觀及社區關懷的世界公民。
學校從幼兒園開始全面加強英語教學,正規課程與會話課程相互為用,中師和外師相輔相成。
厲元朗邊聽邊注意觀察,並且尋着琴音走到一個班級門口。
此時,班級正在上音樂課。
每人面前一部鋼琴,音樂老師正在教授學生們彈奏民族樂曲。
高山流水的琴音,就是從這裏傳出來的。
黃校長陪着厲元朗站在班級門口,並用手勢示意老師繼續講課。
望着面前二十來個小學生,有模有樣彈奏高山流水,厲元朗笑眯眯觀瞧,頻頻點頭。
離開這個班級,一行人繼續走向隔壁班。
老師一見校長帶領眾人出現,馬上停止講課,宣佈全體起立,鼓掌歡迎客人。
既然到了這個份上,厲元朗只好進來,和老師握手說:「你們繼續講課,我旁聽。」
「好,請領導們就座。」
於是,黃校長陪着厲元朗霍興安程勇等人,一起走到班級最後一排,落座後,目光聚焦於前面講台。
這一節課的內容,是講解偏遠山區教學環境的改善。
結合講課內容,掛在黑板上的白色幕布,播放一組組幻燈片。
厲元朗正襟危坐,認真觀看。
突然,有幾組畫面讓他不由得驚詫起來。
這不是自己在水明鄉工作時,給韓家屯小學捐贈鏡頭嘛!
腦海中立刻回憶,由周宇向韓家屯小學捐贈二十萬元的點點滴滴。
幻燈片中,周宇和韓校長笑容滿面,共同拿着印有二十萬的支票模板。
然而鏡頭一轉,卻是拍手鼓掌的厲元朗。
什麼時候拍的?
厲元朗依稀記得,捐贈是他一手促成,但主角並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