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新年伊始朱由校便有點頭大了,因為永盛朝的第一次科舉就要開始了。
這科舉考題怎麼出?
內閣首輔鄒維鏈是按慣例來問他最後一題,他卻是怎麼都想不出來。
沒辦法,以前這題都是泰昌出的,他可沒管過。
他苦思無果之下,只能命王承恩這個伴當去請先皇了。
這會兒泰昌正帶着太子朱慈烺在京城周邊到處逛呢。
不過他們並不是在遊玩,他們是在實地考察,準備定下擴建京城的計劃。
這個本是泰昌當初給太孫朱慈烺定下的考驗,不過,考慮到京城的擴建關乎整個大明的發展大計,他還是有點放心不下。
沒辦法,他不能真把挑子一撂不管大明今後的發展了。
萬事開頭難,他總得給人家起個頭才行。
沒想到京城的擴建計劃還沒定下來,王承恩卻有找上來了。
這科舉考題竟然還要他出!
御書房中,朱由校還是恭敬的站在一旁,渾然沒有把自己當新皇。
泰昌卻是皺眉道:「你既然已經繼位,那就要挑起重擔,不要什麼事都指望着我來幫忙。」
朱由校聞言,不由尷尬道:「父皇,兒臣這不是實在想不出來嗎,還請父皇教誨。」
泰昌聞言,不由無語。
難怪有王不見王這一說,這兩個皇帝在一起,稱呼都亂套了。
他無奈的糾正道:「你不是臣了,你是皇帝,應該自稱朕。」
朱由校連忙點頭道:「朕,明白了,父皇,您就教教朕吧。
這科舉考題到底怎麼出啊?
朕這腦子裏就跟一團漿糊一樣,實在想不出來。」
唉,行吧。
泰昌想了想,這才細細解釋道:「科舉考題怎麼出關鍵就看你想要什麼樣的人才。
你出的考題就是方向,考生自然會去細細領會。
這跟後面的取士、排名也有很大的關係,考生領會了你的意圖那才能金榜題名。」
這個朱由校其實也知道,問題,他就是想不出來,這考題怎麼和實際需要聯繫到一起。
他仔細想了想,這才小心的道:「父皇,您的意思,這次出個類似盛世之治的考題嗎?」
對啊!
泰昌頗有些莫名其妙道:「你既然知道為什麼還要問我呢?」
朱由校又尷尬道:「朕實在是不知道這考題從哪裏取啊。」
這個還不簡單嗎?
泰昌無奈道:「這考題已經沒有什麼限制了,你想怎麼取就怎麼取啊。」
正是因為沒有限制了,我這腦子裏才一團漿糊啊!
以前還好點,想辦法去《四書五經》裏摳個考題出來就行了,這會兒他都不知道往哪裏摳。
朱由校皺眉沉思了一陣,還是小心的道:「父皇,要不這次還是您來出這個題吧,朕好好領會領會,下次應該就會了。」
唉,行吧。
泰昌仔細想了想,隨即問道:「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你知道吧?」
朱由校連連點頭道:「朕知道,這個出自北宋名臣范文正公的《岳陽樓記》。」
泰昌不由攤手道:「這不就行了嗎,你都知道,考生能不知道嗎?」
朱由校不由恍然道:「父皇,您的意思,就以這句為題?」
泰昌毫不猶豫的點頭道:「對,文科最後一題就來個政通人和,理科最後一題就來個百廢俱興。
考生知道出處就應該知道你的意思了,現在大戰剛剛結束,需要的就是滕子京一般的人才。
怎麼政通人和,怎麼百廢俱興,能說出個所以然來的就可取士。」
這考題好像還真不難出。
朱由校不由連連點頭道:「朕明白了。」
泰昌聞言,直接起身道:「行了,這位子還是你來坐吧,我定下京城的擴建規劃之後就該享清福去了。」
說罷,他就要往外走。
朱由校卻是忙不迭抬手道:「父皇,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請您幫忙定奪。」
還有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