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着系統來大唐

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 外來有財內需才(第七更)

阅读页设置
背色

  

  

  

  

  

  

  

  

字體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書架 下一章

    受到打擊的南田家的人暫時不考慮花錢的事情,家族的發展最重要。

    實際上是南田和子告訴他們,北曲的一晚上也得三百緡,還是友情價。

    北曲自從趕過來後,整天泡圖書館學習,或者練習樂器、曲子、舞蹈。

    她們有好老師,梨園的人。

    公孫大娘、吳道子都在梨園裏面。

    要研究學問,宰輔們絕對沒工夫,但有國子監的官員、弘文館的人。

    找他們,他們願意跟美女多聊幾句。

    別人實在太忙,還可以到圖書館找管理員,或者是跑到人工湖的位置看有小機械人曬太陽沒。

    逮到一個小機械人,什麼學問都告訴你,比你自己看書快。

    現在小機械人在政事堂被當成查資料用的工具,哪個州府里的縣上書,想不起來當地的情況,問小機械人。

    小機械人這方面的資料是提前輸入進去的,每一次朝廷各地的官員調動,數據匯總後就輸入。

    宰輔們也記不住哪個縣的縣令是誰,除非印象特別深的。

    當地的戶數、土貢,這誰能全給背下來?

    在南田家的人一路走一路看傻眼的時候,火車一列接一列從海州往莊子運輸東西。

    莊戶們拿着冊子登記、查驗。

    藍寶把收來的物品大概的純度、重量寫下,海產品的種類、品級、數量也寫。

    莊戶接收的時候進行確定,是的話就打個勾,感覺不對,畫個問號。

    一邊收,莊戶一邊統計。

    連續兩日,三十艘大船的貨物全部接收完畢,又核對一番,李易像做賊似的找到李隆基。

    李隆基剛批完奏章,準備出去看看,見李易到來,趕緊讓人關門。

    「易弟,如何?」李隆基壓低聲音。

    李易伸出手,五指張開:「五百萬緡。」


    「倭國那麼有錢?」李隆基從國力考慮。

    「他們冶煉技術不行,拿着礦石沒用,挖了很多就放着,正好有換的地方。

    大多數換鐵製品,還有鹽,他們不會曬鹽,鹽價只要比別人煮鹽低,他們就用船運。

    另外價值不是按照倭國的物價水平衡量,東西到咱大唐,值五百萬緡,在倭國不值錢。

    海產品和鹿茸,倭國並不會在乎,很多海產品是咱們的船捕撈上來的。」

    李易先說價值問題,茶葉在大唐值錢嗎?綠茶保密,發酵的茶家家有,用來招待客人,自己也喝。

    給後突厥,看看價錢還是一樣的不?

    絲綢在大唐也不便宜,走絲綢之路運到外面,價格翻幾十倍。

    「嗯嗯!是這麼個道理,下次去還有如此數量?」李隆基點點頭。

    「應該比這回還多,因為咱們船去得更多,裝大量的東西,包括肥皂、火柴。

    別人已經知道那裏屬於大唐貨物交換的位置,有的人估計正在儲備貨物。

    等其他地方的海上貿易路探出來,一年拿回來價值上億緡的東西,我都不吃驚。」

    李易評估過藍寶的話,平城京的人都知道當地的情況。

    多虧是大唐的軍隊在,不然早被人給搶了,把藍寶抓住。

    自己當初跟李隆基剛認識,有李隆基在,姚崇還總惦記。

    「主要是糧食,其他珍珠什麼的有沒有皆可,從海外買糧,大唐儲備起來,攢夠九年糧就好辦了。」

    李隆基始終記得要儲備夠九年吃的糧食,人家書上寫了。

    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非其國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雖凶旱水溢,民無菜色。

    李易認同:「糧食,先解決最重要的問題。」

    他其實認為不需要九年的糧食,三年夠用,還能種呢。

    不過古代人都餓怕了,真會餓死人的。

    然後可能有人造反,國家動盪。

    「明年讓百姓多吃地瓜、土豆,把能保存住的主糧省下來。」李隆基補充一句。

    「行!三哥說言有理。等着海外貿易賺錢,朝廷可



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 外來有財內需才(第七更)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加書籤 下一章
相關:  大明守村人    傭兵1929  龍王醫婿  穩住別浪  名偵探世界的武者  決戰龍騰  
同類最熱
搜"帶着系統來大唐"
360搜"帶着系統來大唐"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