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太子蘇蜀從帝國大廈出來,他對於帝國接下來怎樣做,有了具體的想法。
他與東宮的幕僚完善他所想的計劃。
他們通過查閱經濟危機爆發之後,各地工業的資料,接見商會的代表,前往帝國京城周邊的工業地區走訪調查。
順天府最強的不是工業,教育和科研這兩個領域,是他最強的產業。
但順天府周圍,有着帝國最大的唐山重工業區和輕工業排名帝國前三的天津工業區。
太子蘇蜀需要調查的內容,可以輕鬆在這兩個典型的工業區,找到對應的結果。
一個多月的時間,在太子蘇蜀詳盡的調查中,很快就過去。
時間已經來到十二月中旬,大多數官員在這個時候,他們已經無法專心致志的工作。
規劃自己過年拜訪的親朋好友,拜訪的先後順序,對於官場中人來說很重要。
太子蘇蜀知道這種官場陋習,他看着自己手中辛苦設計,能讓帝國走出經濟危機的計劃書。
這份計劃書遞到御前,大部分官員都別想過一個好年。
以官員現在做事的心態,他們也無法執行好這份計劃。
經濟危機已經爆發半年,帝國的商賈都已經風聲鶴唳。
朝廷無法在最開始階段,就給予商賈信心。
他精心完成的這份計劃,所取得的成果將會打折扣。
這件事情利弊都很明顯,肯定是利大於弊。
太子在思考,用什麼手段,削弱這個弊端。
這件事情影響的利益太大,他要做就要做得最好,稍有差池就是給敵人攻訐的理由。
太子蘇蜀思索許久,他都沒有想好,怎樣做才能兩全其美?
他選擇拜訪國會議長韓翠柏,這個眾人皆知的太子一系老臣。
韓翠柏沒能成為內閣首相,他已經擔任兩屆內閣大臣。
按照帝國的傳統,他必須要給新人讓道,調任他職聽用。
韓翠柏選擇清貴的閒差,帝國議會的議長。
帝國議會是帝國各方勢力的角斗場。
朝堂上大部分的明爭暗鬥,都以議會為舞台。
帝國議會的議長,平時也就主持一下議會的日常工作,實權遠遠不如內閣大臣。
太子蘇蜀很快乘坐汽車,來到韓翠柏的家中。
他們兩人已經極為熟悉,兩人就在書房中,討論這件事情。
韓翠柏作為一名在官場上沉浮多年,位極人臣的大臣。
他考慮事情的方式,更加的犀利。
韓翠柏直接問道:「太子殿下寫的這個計劃,是否真的有信心解決帝國遇到的經濟危機。」
太子蘇蜀自信的說道:「帝國經濟危機已經持續半年,大部分沒有競爭力的小廠,他們已經倒閉。
哪怕是有一些沒有競爭力的工廠,他們因為各種原因苟延殘喘。
我的這份計劃,也不會扶持這些完全沒有希望的工廠。
這樣一來,就能從根源上解決,導致經濟危機最根本的原因生產過剩。
朝廷選擇扶持重點產業,讓失業的工人有工作。
工人能掙到工資,他們必然會消耗工業品。
這就完成了整個鏈條的正反饋。
這件事說得簡單,真的做起來,卻要梳理整個產業鏈,解決一些行業的痛點。
打破各地直接或間接形成的壟斷。
朝廷能做到這種程度,經濟危機對朝廷來說,那只是一件小事。」
韓翠柏直白的提醒道:「太子殿下的計劃,只要能夠解決帝國
遇到的經濟危機。
太子殿下不需要準備任何事情,陛下會解決所有反對者。」
太子蘇蜀也能聽出來,韓翠柏沒有說出口的潛在意思。
他現在認為棘手的事情,只需要父皇一句話,事情立刻就能被解決。
太子蘇蜀與韓翠柏這一席談話,解決了他心中的疑惑,幫助他下定了決心。
他離開韓府,立刻前往皇宮之中,把自己這份計劃書,遞到父皇的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