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太子蘇蜀看着內閣統計出來的數據。
帝國今年秋收,獲得的糧食比去年還多。
戶部認為這個原因是主要是製造業破產嚴重,進城打短工的農民回鄉務農。
農村有了充足的勞動人口,以前機械收割麻煩,勞動人口不足產生的浪費,今年都不再出現。
太子蘇蜀看到經濟危機爆發之後,沒有影響到糧食的收成。
他就知道經濟危機短時間內得不到解決,那也不會對帝國造成太嚴重的影響。
經濟危機影響不到糧食的收成,帝國就能保證商品糧與救濟糧的供應,甚至有足夠的糧食能出口給藩屬國。
漢人百姓在能吃飽肚子時,一向是很溫順。
歷朝歷代的統治者,他們卻連百姓這點微不足道的要求都無法滿足。
太子蘇蜀看到這份數據,他對於解決經濟危機就不那麼急切。
他想把帝國因供應問題產生的代價,轉嫁給其他藩屬國,這個想法被父皇否定之後。
太子蘇蜀一直想要證明自己,他要辦好手中的每一件事。
他如果想到讓父皇滿意的解決問題辦法,這也能向父皇與文武百官證明他的能力。
太子蘇蜀這段時間主抓的工作就是調查帝國工業產業的詳細情況。
無論是解決經濟危機的根本辦法,進行工業產業升級。
還是緩解經濟危機的辦法,對工業貧乏地區進行產業轉移。
這都需要朝廷了解帝國工業的具體數據。
太子蘇蜀讓人整理稅務數據、銀行數據、保險數據等相關數據,估算出帝國工業的具體情況。
估算出的情況與各地匯報的情況有很大差距。
太子蘇蜀選取京津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進行調查。
通過這三地的具體情況能夠判斷,通過數據推算出的情況比各地匯報的資料更精準。
太子蘇蜀手中有詳細的數據,他對於帝國怎樣進行產業升級和產業轉移,有了大概的框架。
他這段時間請教很多學者、商人代表和官員。
太子蘇蜀結合各方勢力的意見,選取各方勢力之間的最大公約數。
他相信這樣做出來的政策,不是最完美的政策,但卻是執行起來阻力最小的政策。
產業升級以官營公司為主,朝廷可以在後面督促,哪家公司的領導做不好,那就換人。
產業轉移卻涉及到轉移方與接收方,這兩地之間錯綜複雜的明爭暗鬥。
產業鏈的整體遷移,更是涉及到幾十上百家公司。
這種複雜的事情,絕對不是朝廷一道政令,就能立刻辦好。
朝廷必須要做好一地一策的安排,在這件事情上,沒有任何政策,可以全國通行。
太子蘇蜀結合他收集到的數據,反覆修改奏疏上的內容。
他幾易其稿,終於寫完自己還算滿意的奏疏。
太子蘇蜀這才放鬆一會兒,他邊品茶邊看着報紙。
報紙上討論的一件事,讓他的眉頭微微皺起。
有人在報紙上討論,讓朝廷把經濟危機造成的損害,轉移到其他藩屬國。
這樣就能一勞永逸,解決朝廷現在遇到的困難。
太子蘇蜀如果是之前遇到這樣的言論,他會把這人引為知己。
現在再次看到這種言論,他心中頓時有一股怒氣升騰而起。
這是某些人在給他上眼藥,通過這種上不了台面的手段,在暗戳戳的打擊他。
如果有一些商人,現在遇到困難,信了報紙上的方法。
他們通過各種手段,真把自己遇到的危機轉移到藩屬國。
到時候必然會有一群人,想要往他身上潑髒水。
太子蘇蜀想到這裏,他拿起電話剛要有所動作。
他隨後又把電話放下,眉頭更是深深的皺起。
佈局的人,他們所圖甚大,絕不會部下這麼簡單的局。
太子蘇蜀沉思良久,他認為幕後這些不懷好心的人,就在等他出手,就在等他犯錯。
他只要不犯錯,地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