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風而起

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 尼木莫古

阅读页设置
背色

  

  

  

  

  

  

  

  

字體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書架 下一章

    車子翻過泥巴山以後,道路開始變得「滄桑起來」,國道108線從大相嶺這個埡口通過。海拔高度已經爬升到兩千五百多米,離山頂最高處還有五百來米。

    這裏的公路一直按照之字形在蜿蜒,剛開始是一路朝上,現在開始一路朝下。

    站在埡口上,可以發現這裏是一個着名的氣候分水嶺,大相嶺和二郎山一起遮擋了東部季風帶來的水汽,孕育了嶺東的雨城雅安和嶺西的風城清溪。

    埡口向着雅安的山坡,氣候多雨溫濕,植被豐茂,屬於標準的亞熱帶季風氣候。

    一路過來的風景十分漂亮,人工林、天然林相映成輝,從海拔高度一千五百米到三千米的範圍里,幾乎都是森林。

    泥巴山埡口這裏依舊非常寒冷,現在是二月,還處於積雪的包圍之中,沿途除了去除冰雪的道班,指揮,就剩下掛着防冰鏈條,小心翼翼通過的大車。

    埡口還是絕佳的觀景台,從這裏遠眺貢嘎群峰,更能體會到人的渺小。

    而過了埡口,鬱鬱蔥蔥的森林和野生動物都不見了,道路兩側都是積雪,玉樹,冰川。

    等到離開雪頂,氣候變成了乾燥少雨的乾旱河谷氣候。兩側都是***的岩土、低矮的灌叢、無盡的草甸。

    還有滿山的花椒樹。

    道路兩邊的花椒樹時不時就吐露着麻香的氣息,這裏的花椒曾是馳名中外的貢品,號稱「貢椒」。

    除了一陣陣的麻椒味道,這裏也有淡淡的草的清香,還有新鮮的牛糞和羊糞的味道。

    路邊不時就會出現穿着藍色衣服,頭頂「英雄結」的彝人,趕着氂牛群,羊群和馬群在草場上吃草。


    英雄節是這一帶的彝人,用青布或藍布包裹頭部,並在前額處扎出的一個長錐形的結,偶爾還會點綴銀飾或者流蘇,表示英勇威武的氣概。

    這裏時不時會有一條小路通向溝壑縱橫,山巒疊嶂的大相嶺群山,據說在那些深山當中,還有上萬畝的草場,那裏除了牛羊,還有大量的馬群。

    南方絲綢之路的茶馬古道上,曾經長期來往着這一帶特產的馬匹,個小,負重能力適中,耐力強的馬兒,它們將滇中豐富的銅料和其它物產運出來,將蜀中的其餘物產運進去,在乾隆朝的時候,曾經佔有了全國銅料相當大的一部分比例,支撐起了當時的經濟流通。

    一路下山,路邊時不時的還有身前放着背簍,用彝族特有的毛氈斗篷「查爾瓦」包裹住自己,嘴裏叼着用竹竿製作的煙斗,抽着自製「蘭花煙」的山民。

    他們的背簍裏邊,放着野兔,野雞,嚴格來說這些都還屬於保護動物,他們捕獵到手,賣給沿途路過的司機,希望給自己掙得一些家用。

    除了獵物,還有名貴藥材,如當歸、川貝、天麻、蟲草等賣得都十分的便宜,甚至連蜀都十分之一的價格都不到。

    周至知道這裏有很大一片野生動物和野生藥材的繁殖地,最後國家在這一帶成立了大風頂自然保護區,保護大熊貓等五種一級保護動物;獼猴、小熊貓、白腹錦雞等近三十種二級保護動物;珙桐、銀杏、連香樹、紅豆杉等三十多種珍稀孑遺植物。

    這裏的礦產也非常豐富,玄武岩、鐵礦、煤、銅礦、石灰石、石膏、硫礦、鋁礬土、石棉、水晶石等,一路上無數的大貨車朝着泥巴山埡口進發,往雨城一帶運送過去。

    不久,衛士開始經過一些村落,和大山另一邊的村落那些氣派的原木大房子相比,這邊村落的房屋都非常矮小,高檔的房子是用黃泥製作的泥磚壘出的泥牆,普通的房子直接就是用藤條竹篾編出的篾牆糊上泥。

    很多房子直接連大門都沒有,講究一點的就掛上一張黑不溜丟的毯子,因為家中除了火塘基

    本什麼都沒有,貧窮到連大門都成了派不上用場的擺設。

    除了少數奢侈的青瓦屋頂,很多屋頂甚至都是用的樹皮,和六七十年代時候夾川常見的茅草屋有些類似,不過卻沒有草頂。

    沒辦法,這裏能夠見到的耕地,種植的基本就是玉米,土豆,豆子,南瓜,乾旱貧瘠的土地上,只能生長這些。

    沒有稻田,當然就沒有稻草;沒有稻草,當然也就不會有茅草屋頂了。

    這些村子在幾年過後很多



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 尼木莫古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加書籤 下一章
相關:  蘇廚  葉輕眉的故事極夜黎明  黎明效應  回到山溝去種田  末世:黎明效應    提前一道紀登陸洪荒  開局一座神秘島  大乾憨婿  明末逐鹿天下  港綜世界的警察  
同類最熱
搜"重生之乘風而起"
360搜"重生之乘風而起"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