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因為情節過於複雜和燒腦,也讓這部片子的時間長度超過了兩個小時,等到從影視廳里出來,時間已經到了晚上十一點過。
聽說體院兒放映廳出事兒了,梁紅和楊宏輝就急着回去,這兩人現在在學校里也有點類似「社會活動家」,十處打鑼九處在,朋友老多,擔心鬧事兒的刺頭裏邊有自己的同伴。
他們要急着回去,同路的張路也就只有跟着一道離開,剩下的柳露和趙仲剛正是蜜裏調油的時候,趙仲剛又是長期過集體生活的人,好不容易逮到過二人生活的機會,電影一散場就跑了。
最後就只剩下了大包子樂隊和許敬飛,剛好留給周至來送。
上樓看了一下,楊和還沒有回來,估計又是留在醫院裏加班了。
職場奮鬥其實有時候並不複雜,只要保持住工作之初的熱情,持續數年下來,想不成專家都不行。
這種漆紵製品,漢人寫作俠紵,如在漢王盱墓中,就出土過帶着銘文的「俠紵杯」,「綊紵盤」。
安道就是戴逵的字
「肘子哥這腦袋,到底什麼構造?」可以說每個故事情節都環環相扣,一通解釋下來,關婷婷和胡蕊幾個小的面面相覷:「要不我們明天再看一遍?」
到了公元四世紀,隨着佛教傳入,中國歷史上開始有了夾紵造像的文字記錄和造像名人。
《辯正論》卷三也記錄:「晉常侍戴安道,學藝優達,造招隱寺,手自製五夾紵像;並相好無比,恆放神光。」
關於這個工藝起源,最早是起於漢朝,那個時候的人已經開始利用漆布製成冠、莒的事例,還利用竹編灰胎,製作盤碗等容器。
身邊就是個大水桶,周至只將第一個水缸裏頭的造像大體掏乾淨,就轉移到清水桶中,拎着回了自己的臥室。
《出三藏記集》卷十二法苑雜緣原始集目錄中,有「譙國二戴造夾紵像記。」
不過這件事情要是提前告知路思怡,就肯定會露餡兒,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連路思怡一起騙,但是這樣又更讓路思怡認定了傑西成是黑吃黑的犯罪分子。
造像時,先搏制泥模,再在泥模上裹縫紵布,再用漆加以塗凝光飾,然後將泥除去,脫空而成像。
因此《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七十七引《釋迦方志》卷上說:「夾紵者,脫空象,漆布為之。」
關鍵是情節還挺燒腦,好些地方傻妞們還都沒看明白,最後拉着周至評理看誰理解得對。
《大唐西域記》卷十二的小注中也說「夾紵今稱脫沙」。
打着手電來到牆角三口大缸,這裏的三尊神像經過一周的浸泡,外層的泥塑都已經化作了泥漿。
送幾個小的去了草堂小區,周至又調頭朝歲華軒駛去。
「肘子哥,婷婷說這個故事是你寫的?」開車回川音的路上,大包子樂隊幾個小姑娘嘰嘰喳喳,在車裏激烈地討論着電影情節,鬧騰得不行。
周至伸手到大缸里,將半埋在淤泥中的神像內胎取了出來。
在電筒的光線下,一尊黝黑的造像顯現了出來。
關鍵在堅持。
夾苧造像工藝的全稱是「乾漆夾苧造像工藝」,又稱乾漆像、脫空像、搏換像、脫沙像等。
這裏的二戴,指的是戴逵和他的次子戴顒,
所以周至並沒有勸說楊和悠着點來,這小子現在正是渾身是勁的時候,不好打擊他的積極性。
於是周至就只好一邊開車一邊跟他們復盤,比如傑西成第一次發現龍首所在地的時候之所以要誤導路思怡,是因為他已經察覺到了國際刑警裏邊存在內鬼,因此故意利用路思怡把消息放出去,用這樣的方式將虛假情報傳遞給犯罪集團頭目。
周至輕輕吹了一下口哨,看來自己在泥胎內壁的發現沒有白瞎,夾苧造像工藝始於南北朝,時間越早,造像的等級就越高,現在光從大體形狀來看,應該是年代久遠的東西。
造像是非常明顯的佛像造型,從面部開臉和服飾來看,極具南北朝造像特徵,不過面部因為淤泥的關係,一些細節還沒法看清,但是無論如何也不是之前鄉村工匠泥胎造像的等級可比的。
用夾紵製造佛像,軀體很輕,便於當時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