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吳邪自己估算這張新專輯的最低銷量是15萬,香港保底4萬,呆灣保底5萬,東南亞保底6萬。
他不信自己這張唱片會連15萬張都賣不出去,他心裏可是打算在亞洲賣出30萬張,由此引發一波樂壇小轟動,成功將韓國和日本的發行商引來,趁機打開這兩個市場。
這個年代,韓國市場不遜色呆灣市場,日本市場則比香港、呆灣、韓國加起來都大,如果他的唱片能在日本發售,那時在全亞洲賣出上百萬張的銷量也不奇怪。
蕭炎也想打開日本市場,他的《一奏傾情》在吳邪前往美國時就已經殺青,這是「中原娛樂」首部在香港和呆灣分別取景拍攝的電影。
現在他就待在呆灣,三天時間已經去了四次金陵女中,顯然是大佬賊心不死,依然想尋找青霞姐姐,可惜再次一無所獲。
這幾天,蕭炎陸續見到了一些呆灣電影界的官員,也見到不少呆灣電影界的名人,都是由方夢華和小古為其引薦。
他這部電影已經把亞洲的發行權交給了邵氏,前段時間羅峰的《追隨》交給了嘉禾發行後,方夢華對此很不滿意。
這次聽到《一奏傾情》裏的幾首插曲後,這位在邵氏大權在握的二號人物,決定不顧一切也要將這部電影的發行權搶到手裏。
吳邪離開香港前已經把幾首插曲錄好,如果九首歌都是這樣的水準,那甚至超過了他剛剛發行的新專輯。
方夢華聽過幾首插曲後,就知道這部電影拍的再爛,票房都會遠超那部《半斤八兩》,所以寧可給出一份史無前例的分成協議,也要把這部電影的發行權拿到手裏。
說起來,《一奏傾情》裏的九首插曲,連林動和方寒都沒有聽過。
第一首歌是男主角在街頭自彈自唱的一手中文歌「浪人情歌」。
第二首歌是男主和女主相遇時,男主在街頭演唱的「right here waiting」,
第三首歌是男人在家獨唱的「我好想你」。
第四首歌是男女主從相識到相知,彈鋼琴合唱「way back into love」。
第五首歌是男主角在公交車上介紹過去,演唱的插曲是「風往北吹」。
第六首歌是女主角於街上回憶過去,插曲是「if·you·want·me」,
第七首歌輪到男主角回憶過去,插曲是「drenched」。
第八首歌,男主在錄音室演唱「nothing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
第九首歌,女主獨唱,插曲是「the·hill」。
第十首歌在結尾,繼續使用「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
這九首歌風格各異,誕生於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家,每一首都根據演唱者的風格進行過優化。
吳邪當然不會原樣照搬,而是根據自己的特點重新編曲。
這裏有幾首歌的個人風格太強,他若是直接拿來唱,內行人一聽就知道這絕不是給他寫的歌。
這就出現問題了,既然是給自己寫的歌,怎麼會是別人的風格?
所以很容易推理到,這些歌很可能不是吳邪自己所創,他八成是竊取了他人的創作。
這就是吳邪每首歌都要重新編曲的原因,他才不會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不過重新編曲,並不代表把這首歌改的面目全非,曲調和唱法至少與原版有八成相似。
很多經典歌曲在二三十年後都會被唱片公司重新編曲,出來的效果只會更好,就像金庸小說的修訂版一樣,雖然每次都會刪減和增加一部分情節,但整體質量會變得更好。
蕭炎和方夢華在台北、台中、桃園、高雄走了一圈,如果換成邵六叔,那麼絕不會給他介紹當地的業內人士,這些人脈都是千金難買的資源。
方夢華卻給他介紹了一些當地有實力的圈內大佬,這就讓蕭炎有些受寵若驚了。
「人脈」這種東西連自己人也不會輕易拿出來分享,要知道她今天給蕭炎介紹了呆灣的某家院線負責人,過幾天蕭炎就可以取而代之。
但是方夢華的精明在於,她看得出來什麼人有原則,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