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朝鮮國內的這次事件某種意義上可以看做一次清洗,其後果應該說還是比較嚴重的。例如金德齡後來便在長期的嚴刑拷問中死去,郭再佑也宣告退隱,兵曹判書李德馨憤而辭職,被轉任訓練都監。
除了這些直接影響之外,各地義軍因此頹廢不振,加深了對朝鮮王的失望,這類間接影響可能更加嚴重。
柳祖訒及李爾瞻就伊斗壽燒毀供詞,向朝鮮王求情一事向世子光海君傾訴。李爾瞻道:「細想起來,此事應該不是伊斗壽個人便能主導,如今王上只要認為對自己不利便會讓其去職。不過若仍在當下還有可用之處則不會丟棄,這從讓準備離開朝廷的兵判李德馨轉任訓練都監留在身邊便是例證。」
光海君有些好奇,問李爾瞻明明才初入朝廷為何便已對朝鮮王如此了解,李爾瞻回答說泡桐照便知秋,此話深得光海君之心。光海君也認為此事本與柳成龍及李德馨無關,繼而寬慰柳祖訒。
柳祖訒奉勸引進北人黨人才,李爾瞻也說道:「自東人分為南北之後,前領相李山海因在壬辰倭亂中引咎辭職,北人大半被驅逐。加之此前乙丑獄事,北人受冤者無數。而以柳成龍為首的南人已漸漸與邸下離心,更與王上矛盾重重。
事到如今,只有將南人趕出朝堂,引進北人,才能保護邸下。為此,因當設法為北人中受冤家門平反冤情,恢復名譽,同時儘可能引入北人中的青年才俊。」
光海君對此表示贊同,後就細節與李爾瞻開始商榷。李爾瞻為朝鮮儒學名家弟子,師從鄭仁弘,在積極參與政治活動中以其聰慧漸成北人核心,在與宿敵西人黨長期的鬥爭中,與同根同源的南人黨也存在對立。由此可以說,朝鮮朝廷即便在戰亂之中,也從未停止過黨派爭鬥。
光海君深夜拜訪柳成龍,並對金德齡之事予以寬慰,他道:「金德齡之事實在令人惋惜,如若倭寇捲土重來,我很擔心義軍將不再肯為國出力。」
柳成龍其實也一直為此擔憂,光海君便表示說希望柳成龍能協助自己讓全國上下再度團結一致,柳成龍問如何相助。
光海君道:「首先自是希望恢復此前因黨爭而無辜犧牲之人的身份,領相也知有太多人都是蒙冤而死,還有他們的弟子以及受他們影響的人都參與了義兵,若是能恢復他們的身份,對安定義兵定會大有裨益。」
柳成龍遲疑道:「因李夢鶴之亂使得王上猜忌義兵有謀逆之意,他能原諒跟叛亂有關的書香門第麼?」
光海君答道:「正因如此才更需團結,只要我和領相還有柳祖訒他們能說服台諫們,此事便大有可能。柳祖訒跟我說,只要領相能與我同心協力,便一定能平反他們的冤情,我也知道領相對柳祖訒一向不滿意,不過現在急需團結一切力量,還請領相能先暫時拋棄前嫌。」
柳成龍略微思索,因大義所需答應協助,光海君連連稱謝,並繼續道:「還有一件事,希望能讓講學院的李慶全擔任弘文館修撰,不知領相認為是否妥當?」
柳成龍想起李慶全正是李山海之子,因而向光海君確認,光海君擔心柳成龍是否會因此產生負擔,柳成龍答道:「邸下誤會了,只要資質和才能具備,自然都是可以的,李德馨不也是李山海公的女婿麼?只要是一心為國,怎會忍心將其埋沒,對此我並無異議。」光海君再謝。
次日李德馨對此提議表示憂慮,李恆福與李德馨都認為前有李夢鶴之亂,時機不當,如果平反冤案,就存在着日後也要給金德齡恢復身份的意思,大王不僅不會同意,還會因此再次對柳成龍產生誤解。
柳成龍嘆息道:「我已經不是第一次被王上誤解了,而且這次也不是我一人之意,柳祖訒和台諫們都極力推動此事。之前我們彼此矛盾很深,這次也可趁此機會和解,還請兩位全力協助。
另外還有一事,邸下希望能讓李慶全擔任弘文館修撰,他也是你的小舅子,可否幫忙辦理一下此事?」
柳成龍剛說完這句,便見李德馨神色有異,頓時意識到事情沒那麼簡單,忙問其中有何問題。
李恆福接口道:「正七品直接升正六品也是一個問題,此前南人也曾推舉過李慶全,但經吏曹觀察後認為不具資格。如今重提此事,恐怕會被認定為外部施壓,特別是懷疑北人希望借領袖李山海之子身居要職以擴大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