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高務實的確安排了好幾手準備,基本上把圖們汗得知自己被東西合圍的消息之後可能有的反應全都算計了進去。
可以說,無論他選擇固守還是逃走,亦或者是提前反擊,都在高務實的算計之中。而其中,逃走又分幾個方向,反擊也分東西兩路,這些方面高務實全部提前有過安排。
戰前策略和臨陣指揮不同,這種算計高務實就很擅長了。
但全面歸全面,高務實還是有所側重的,他心裏認為圖們汗選擇反擊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因此對於東西兩路合圍大軍的策應準備也做得最多。
實際上相對而言,他比較擔心圖們汗出現賭徒心理,乾脆二話不說直接去打把漢那吉,雖然這樣一來,只要把漢那吉能撐兩天,自己的後手一定能讓圖們汗付出慘重的代價,但正如剛才所說,現在的把漢那吉所部只是實力強大,其之前擊敗辛愛所部的第一功臣恰台吉脫脫並不在他那裏,一旦圖們強打把漢那吉,高務實還是有些擔心這位大成台吉的指揮能力到底靠不靠譜的。
高務實下注最重的,就是圖們聽說西哨主力傾巢而出之後,不敢在隨時會被合圍的情況下去打把漢那吉。
現在的把漢那吉不光把之前故意分出去以安圖們之心的兵力全部集中了起來,而且在西哨進行了一波徵調——蒙古人是所謂的全民皆兵,理論上來說連女人和半大孩子到了窮途末路之時都能上陣。
把漢那吉這次還不算徵調得太狠,一共只徵調了一萬多人,都是四十來歲的「老兵」,還能打,而且經驗也豐富,只是因為他們都有兒子在軍中,平時來講一般不會輕易徵調他們而已。
而且把漢那吉可能是由於漢化程度比較高的原因,對部民比較仁慈,這些人多半被留在大板升城鎮守,只有那種家裏有三個兒子以上的,才被他帶了出來作戰。所以,最終西哨其實算不得傾巢而出,因為老巢大板升城還是有六七千老兵鎮守着。
高務實賭的就是圖們在眼前的局勢下會擔心打西哨討不了好。
討不了好未必是打不贏,因為在當前的局面下,打得不夠快,或者打完了損失太大,對於圖們汗來說都是不能接受的,他現在首要考慮的思路,放在後世解放戰爭來類比的話,就是「先打最弱之雜牌軍」。
所以,東路軍才應該是圖們的第一目標,而且打東路軍的好處很明顯:
首先是東路軍看起來最好打。他們的兵力只有圖們汗所部的一半,而且缺乏統一指揮,十幾個台吉在突然被圖們主力暴打之時,隨時有可能分崩離析。
其次是打掉東路軍之後,包圍圈也就被打破,圖們就處於想走隨時能走的戰略局勢之中了,算是解決了後顧之憂。
再次是圖們現在非常需要一場勝利來振奮軍心。軍隊的特點就是打贏的仗越多,這支軍隊就越能打。反之,一支軍隊不斷的吃敗仗,不管他們是不是明明訓練有素但運氣太背,只要敗仗吃得多了,士氣就一定跌落谷底,哪怕本來能打的,也會變得不能打,因為信心都打沒了。
就像明末的時候,很多明軍其實未必不能打,但由於被後金打怕了,導致聽說後金兵至就惶恐不安,再一聽對面是「真虜」,更是恨不得拔腿就走。
其實很多明軍在投降了後金之後表現出的戰鬥力相當不錯,這裏頭的原因雖然不止一條,但是信心問題肯定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項目。
這個道理圖們也是懂的,他當然要考慮。而且他知道自己來打沙城的這個決定本身在麾下軍士之中就不得擁護,現在在沙城城下的試探性攻擊又吃了癟——知道明軍守城厲害,但沙城卻比想像中更難打,一場試探性進攻連城牆都沒摸到就被打得落花流水,這還怎麼打?士氣之低落可以想見。
蒙古和大明打了兩百年了,別說雙方的上層,哪怕是普通一卒都很清楚雙方的優勢和劣勢,幾萬鐵騎跑來死磕一座明軍固守的城池,本來就是政治考慮大於軍事考慮的舉動,現在吃了癟,下面肯定怨聲載道。
但圖們也是有苦說不出,他哪知道跑來沙城之後,守城的不是把漢那吉而是明軍啊?本來他覺得如果是把漢那吉守城的話,蒙古人遠離城池保護快兩百年了,應該水平很有限才是……
所以,趁現在士氣只是剛剛開始跌落,他得趕緊取得一場勝利來扭轉